西南大学“禾韵乡研”实践队竹海湿地悟生态,千年文脉铸乡魂
2025年7月10日,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禾韵乡研”实践队前往重庆三峡竹博园、重庆梁平双桂湖国家湿地公园和梁平博物馆参观学习。此次活动旨在深化实践队队员对生态文明理念的理解与文化传承保护的意识,为未来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注入坚实的生态自觉与文化自信。
上午九时,实践队首先抵达了三峡竹博园,以竹为媒,在生态课堂中深化绿色环保意识。队员们通过零距离观察多样竹种的生态特性、剖析竹材作为可再生资源的环保价值,以及沉浸式感悟竹文化“虚心有节”的精神内核,不仅理解了竹林在固碳释氧、水土保持中的关键生态功能,更深刻体悟到“以竹代塑”所承载的可持续发展智慧。此次参观在青年学子心中种下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种子,为其未来投身乡村振兴注入了坚实的生态理念支撑与文化自信。

图为西南大学“禾韵乡研”实践队与三峡竹博园合影
随后,实践队乘坐观光车前往梁平双桂湖国家湿地公园,以湿地为镜,在生态课堂中读懂自然脉动。通过实地观察金钱草、石灰草等水生植物的生态功能,以及大屏实时呈现的鸟类栖息场景,队员们深刻体悟到湿地作为“地球之肾”在涵养水源、净化环境、维系生物多样性中的核心作用。此次参观学习不仅强化了青年学子对“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认知,更激发了其以专业视角守护湿地生态、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责任担当,为服务生态文明建设注入坚实的思想根基和实践动力。

图为讲解员为实践队讲解湿地生态知识
下午二时三十分,西南大学"禾韵乡研"实践队走进梁平博物馆,在专业讲解员的引领下于时光长廊中完成了一场跨越千年的精神对话。从巴渝驿道的沧桑足迹、抗战烽火中的血性抗争,到当代航天事业的荣耀传承,队员们触摸到梁平大地上奔涌不息的历史血脉。这场沉浸式文化溯源,唤醒了青年学子对地域文脉的深层认同,在铭记先辈开拓精神与家国情怀的同时更激励新时代青年以文化自信为炬,在赓续中华文明的征程中书写属于奋斗者的时代篇章。

图为讲解员为实践队介绍梁平博物馆
通过沉浸式探索竹海的生态价值、湿地系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实践,以及梁平千年文脉与非遗技艺的传承,实践队队员们切身领悟了"生态兴则文明兴"的深刻内涵。活动不仅深化了青年学子对生态文明建设与历史文化保护协同发展重要性的认知,更将专业知识与实地考察结合,激发了他们以专业视角守护绿水青山、赓续文化根脉的责任担当,为未来的乡村发展,乡村振兴战略融入了深厚的生态意识和文化底蕴。

图为西南大学“禾韵乡研”实践队与三峡湿地公园合影
供图/“禾韵乡研”实践队
供稿/龚雪灵
编审/张欣如
终审/牟秦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