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加强耕地保护与农田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宣传土壤健康知识,倡导土壤健康理念,在第十一个世界土壤日到来之际,学校联合重庆市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共同举办“保护土壤资源,提升耕地质量”重庆市2024年世界土壤日科普活动暨西南大学第四届土壤文化节。本次活动由重庆市土壤学会、重庆市农业科学院、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承办,西南大学侯光炯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协办。
本次土壤文化节集中推出“五个一”系列特色活动,深入宣传土壤健康知识,倡导土壤健康理念,推动广大市民充分知晓、理解、支持和配合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
一次专题联展,感受土壤文化。围绕土壤要素,结合学校学科特色和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文化节推出了“世界土壤日获奖宣传作品展”“西南大学师生服务土壤三普工作风采展”“土壤学科相关专业竞赛获奖作品展”等专题联展,在提升学校文化育人软实力的同时让更多学校师生认识和了解土壤,探索土壤中的奥秘、了解土壤三普的工作内容。
一次参观宣讲,走近大地之子。侯光炯是中国土壤科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被誉为“大地之子”。为了宣扬和传承“光炯”精神,本次文化节开展了全国首批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西南大学侯光炯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侯光炯纪念馆开放日活动,邀请“大地之子”宣讲团成员详细讲解。特别邀请到学校关工委委员魏昭林老师做专场报告,生动讲述一代土壤大师的生平事迹、学术思想和他“实践创新、造福民生,精心教书、诚心育人,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科学家精神风范,在场嘉宾和师生无不肃然起敬,感受到了“精神土壤”的巨大号召力。
一场科普讲解,筑牢国安意识。耕地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根基。文化节邀请到自然资源部首席科学传播专家、中国农业大学二级教授张凤荣作《耕地保护要义》专家科普讲座。资源环境学院党委书记杨文、重庆金佛山喀斯特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站长杨庆媛、土地科学与技术系主任慈恩等近300名师生参加报告会。张凤荣教授在报告中系统梳理了我国耕地保护工作的三个阶段,对18亿亩耕地红线保护的内涵进行了解释。中国地域广阔,耕地生态系统的属性存在着区域性差异,减少和其自然禀赋质量的降低有其社会发展的必然性,耕地保护就是要用规划和政策尽可能减缓这种发展趋势,让中国饭碗装自己的粮食,不受制于人。
一次耕读教育,提升专业认同。12月5日上午,资环学院青马工程大学生骨干、科技小院特设团支部团员共计40余位同学去往重庆市大学生乡村振兴实践基地市级示范点——铜梁蔬菜科技小院。小院师生为同学们展示了尾菜堆肥技术,介绍了目前试验田开展的品种筛选、土壤改良、绿色智能肥料以及氨减排等多项试验。随后,学生纷纷走进田间,争当“基地环卫工”“杂草检测员”和“绿肥守护者”,在浸入式劳动实践活动中切身感受“锄禾日当午”的不易和土壤滋养作物的神奇,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和劳动获得感。
一场创新竞赛,激发创造活力。资环学院联合重庆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举办了首届“光炯杯”创新大赛,努力打造高质量实践技能提升平台,提供高水平学科竞赛活动的全程指导,促进学生的创新力、创造力、创业能力素质等综合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引导学生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学校目前已成功举办四届土壤文化节,是学校文化育人,拓展“第二课堂”的重大文化盛事,对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弘扬光炯精神发挥了积极作用。
(大地之子网络文化工作坊/供稿、供图,牟秦杰、杨茜/初审,张颜/终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