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晚19点,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2024-2025学年国家奖学金答辩暨朋辈领航分享会在35教215报告厅、201会议室同步举行。本次活动旨在通过优秀学子的经验分享,发挥朋辈引领作用,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推动学院学风建设。学院党委副书记张颜、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副系主任周忠波、水土保持与林学系副系主任王小燕、土地科学与技术系副系主任周洪、学院团委书记兼2025级辅导员牟秦杰、学院正科级组织员兼2025级班主任刘星及各年级辅导员、部分2025级班主任出席会议,各年级国家奖学金答辩候选人以及全体2025级新生参加会议。本次会议由许潇文、苏天烨主持。
2022级国奖候选人展现出扎实的学术根基与全面的综合素养,他们将目光投向科技前沿与社会需求,主动投身于一个个充满挑战的科创项目,有同学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学术论文,有同学担任国家级以及市级大创项目负责人,有同学在学术科技创新大赛取得优异成绩,展现了新时代资环学子敢为人先、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除了学术成就,他们还积极投身学生工作与社会实践,主动担任学生骨干,积极投身志愿活动,真正践行“向上生长,向下扎根”的成长理念。

2023级国奖候选人坚持以创新为引擎,以担当为基石,在成长道路上协同发力、双向驱动。他们在学术领域潜心钻研、精益求精,更在创新创业的实践中积极开拓、厚植沃土。以团队为依托,以智慧为利器,他们将专业知识有效转化为竞赛成果,持续激发创新潜能,实现跨领域突破。与此同时,学生工作与社会实践也成为他们践行青年担当的重要平台。他们积极担任学院学生会执行主席、宏德创新创业实训中心副主任、党支部组织委员等,凝聚先锋力量,在协作中体会聚沙成塔,将责任担当内化于每一次活动的精心策划,外化于服务同学的真诚付出。

2024级国奖候选人答辩会于201会议室举行,这不仅是一场荣誉的答辩,更是一堂生动的成长示范课。11位优秀学子依次登台,分享了他们在过去一年中最深刻的蜕变历程——学识与思想的同步拔节。从精益求精的学业追求,到初窥门径的科研实践,从躬身力行的社会服务,到向阳而生的思想提升,他们以“学业为基、志愿为爱、家国为本”的多元成长路径,生动诠释了“道阻且长,行则将至”的奋斗精神,勾勒出一幅清晰而卓越的大学成长图景。答辩尾声,2024级本科生辅导员杨茜对候选人们的出色表现予以充分肯定,并鼓励大家“注重细节、从容展示,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

分享会结束后,2025级学生撒浩阳表示:“学长学姐的奋斗故事,为我展开了一幅超越课堂的大学画卷。从今天起,实践、创新与责任将成为我的座右铭。我期待有一天,也能站在那个光亮的讲台,讲述属于自己的成长,奔赴属于自己的星辰大海。”
本次分享会的圆满落幕,既是学院立德树人的生动实践,也是一堂鲜活的思政公开课。优秀学子的经验分享,不仅搭建起传帮带的交流之桥,更将评奖评优的过程转化为全员参与的育人实践,形成了良好的示范效应与育人闭环。展望未来,学院将持续深化朋辈引领机制,以榜样力量激发学生内生动力,激励广大学子勤学笃行、勇于担当,努力成长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时代新人。
郑涵植、刘齐/供稿
伊朝阳、郑雨桐/供图
胡峻硕/编辑
张欣如/审核
牟秦杰/终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