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首页

首页

学院新闻

【转载】西南大学:在田间地头感悟“乡土密码”

来源: 日期:2025-05-06点击:


——转自光明日报

微风拂过田野,绿油油的蔬菜散发勃勃生机。近日,在重庆铜梁区蔬菜科技小院示范种植区,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本科生第四党支部携手资源环境学院科技小院师生党支部联合举办“党建引领强基固本 科技赋能乡村振兴”支部共建活动。

铜梁蔬菜科技小院是2020年铜梁区立足蔬菜产业需求,通过整合政策、科技、市场三种资源打造的集农业科技创新、示范推广和人才培养于一体的新型农业服务平台。科技小院团队成员何淇润介绍,通过引入工厂化和绿色化育苗技术,1000株苗的培育仅需110分钟即可完成,而传统方式需要四五个人工作1小时;种子包衣、缓控释肥和根系促生菌等方式也能降低肥料使用并提高壮苗率。

080r70ur000-69m4

在实践环节中,全国知名水土保持专家、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何丙辉带领师生们走进科技小院田间课堂,开展参观科研基地、实验设施及成果展示区,开展试验田实验、田间管理等劳动实践。

“土壤施肥过量时,极易对土壤酸碱度产生影响,进而影响蔬菜收成。”在试验田间,铜梁蔬菜科技小院团队成员杨欣怡手捧着泥土,引导同学们观察对比不同的试验田。

WPS图片(1)

“自然灾害是不可控的,但现代科技给了我们预判灾害、修复生态的主动权。与其说战胜自然,不如说科技让我们学会了与自然对话。”何丙辉教授从乡村振兴与生态治理深度融合的视角,系统阐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基层实践中的科学路径。说罢,他又鼓励大家下田亲身体会,感受泥土的温度与湿度,聆听农作物生长的细语。

尽管被泥土涂抹得斑驳陆离、崭新的鞋面被泥土覆盖得看不出原来的模样,同学们仍在田间互相交流、积极学习,分享着各自对“乡土密码”的感悟。

据了解,以支部共建为纽带,西南大学各学院后续还将通过党建引领,引导更多青年学子走向生产一线,在实践中感悟“国之大者”,推动更多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田间地头,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高校智慧与青春力量。

相关链接:

https://app.gmdaily.cn/as/opened/n/d51146f9f99947e898d25cc3424829cf?sessionid=-1439040508

(大地之子网络文化工作坊/整理)

地址:重庆市北碚区天生路2号

邮编:400716

电话:023-68251249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西大资环研究生会

青听资环

西大资环B站

版权所有 @2022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